电 子 信 箱 | 联 系 我 们 | 链接 | 网站地图
 
雅乐—越南宫廷音乐(非物质文化遗产)
“越南宫廷音乐”获知各种唱法,包括边唱边跳的一种唱法,一般在宫廷祭祀或王族的娱乐典礼演唱,直到胡朝时期又称为“雅乐”之名。

顺化宫廷雅乐是越南宫廷音乐的最后遗产,涵盖越南历代宫廷音乐的主流,承继了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越南音乐的全部精华。

因此,顺化宫廷雅乐也就是越南全国性 的皇家音乐艺术。顾名思义,“顺化宫廷雅乐”包含三种含义:起源于阮朝时期,演唱原地为顺化皇城,专为皇室礼仪服务的雅致音乐。

顺化宫廷雅乐起源于19世纪初阮朝时代。然而,它的起源早在17世纪,当阮王在中部和南部割据时一开始萌芽。初期,本身以带有许多门类、要素和北方的音乐 精髓,是陶维兹南下辅佐阮王时从北方带来的。19世纪下半叶至嗣德年间(1848 -1883)是顺化宫廷雅乐的鼎盛时期。法军登陆岘港入侵越南时,宫廷音乐逐渐向下坡路。

1945年八月革命后,顺化宫廷雅乐随同君主制度瓦解而衰微。1947 – 1948年保大帝母亲慈宫太后召集宫廷乐工,恢复顺化宫廷雅乐。西贡伪总统吴廷艳曾资助“叁”古典乐舞团与宫廷古乐团,招待来访的外国元首和外交使团演出 宫廷音乐。后来“叁”古典乐舞团倒闭,宫廷音乐面临失传的危机。80年代,宫廷音乐开始受到文化部和地方政府的关注。90年代,顺化宫廷雅乐迈进复兴阶 段,得以保护和逐步恢复,其标志是顺化传统艺术团和顺化宫廷传统剧院的成立。

目前保存的乐谱和资料仅仅是古代顺化宫廷雅乐遗产中的一部分,不可避免在历代传抄过程中发生谬误或失真。

按通常意义理解,“宫廷音乐”包括各种音乐艺术门类:音乐及与其有关的舞蹈、声乐、歌剧和曲艺,用于祭祀、朝政、外交、节庆及皇家娱乐活动。从中国引进的 称呼“雅乐”,则得到胡朝以后各朝代沿用:有时泛指音乐,有时专指宫廷音乐。现在所谓的“雅乐”乃专指宫廷音乐。因此,阮朝宫廷音乐包括祭祀礼仪音乐、朝 政礼仪音乐、宫廷舞蹈、室内音乐和宫廷戏剧等不同门类。

昔日,顺化宫廷雅乐包括许多门类:祭天礼仪音乐,祭祀礼仪音乐(祭祀阮朝先帝、孔子、贤臣英烈)、祭祀农神、城隍、社稷的五字乐,用于节庆大典或接见外国使臣的大朝乐,用于一般皇家礼仪的常朝乐,用于御宴的宴乐以及内宫专用的宫乐。

顺化宫廷舞蹈使用于不同场合,保存至今的有以下的十一种舞蹈:祭天、祭庙、祭社稷、祭先帝及祭孔子礼仪的八逸舞,节庆礼仪时的六供拜舞,庆贺万寿(皇帝生 日)、圣寿(太后生日)、仙寿(太妃生日)、天春(太子生日)的福禄寿三星舞和八仙献寿舞,祝贺民富国强节日礼仪的吉庆呈祥舞,消除妖魔鬼怪的斗战胜佛 舞,四灵舞有麒麟生子情节,国庆纪念、皇家宴会及接见外国使臣礼仪的女将出征舞,皇室婚宴上的扇舞姿,三国西游舞,赋文楼前举行国庆公众联欢活动演出六辙 花马舞。

宫廷雅乐都有正规的乐谱。然而,在衰微阶段,乐谱严重失落,唯歌词口口相传。保存至今的乐谱有:十本御(包括品雪、元宵、胡广、连环、平半、西梅、金钱、 春风、龙虎、走马等10套乐谱的连奏曲)、龙灯、龙吟、赋六、小曲、三轮九转(祈祷风调雨顺的曲调)、登坛宫、单登坛、对登坛、太平古乐、棉花调、马舞、 蛮调和一些室内乐曲,如南平、南哀等。

阮朝宫廷乐团也采用多种曲调:雅乐、玄乐、丝竹祭乐、小乐、大乐、古啸大乐、韶乐、八音、丝终、丝床、丝古等。

如今,顺化宫廷音乐中保存下来的仅有小乐和大乐(乐团和乐谱大部分保留在民间),宫廷舞蹈同与之伴随的器乐、声乐、舞蹈、室内乐曲、民间小调(已民间化及接受顺化民间影响的曲调)以及宫廷古剧。然而,宫廷古剧几乎失传。乐谱、唱词及有关资料有待于收集整理。

顺化宫廷雅乐表演地址:

悦氏堂(Duyet Thi Duong):顺化市顺成(Thuan Thanh)坊顺化大内。电话:(84-54)3514989、3522070. 传真:(84-54)3522070。

明谦堂(Minh Khiem Duong):顺化市水春(Thuy Xuan)乡上三(Thuong Ba)村字德(Tu Duc)陵。电话:(84-54)3836427。

表演时间:每天两次,每次30分钟。

上午10点到10点30分。

下午2点30分到3点。